本文转自:榆林日报
大学生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解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关系。李小强 摄
本报讯(记者 闫宇涛 李小强) 活力四射的韵律操、趣味盎然的科学实验、创意十足的手工制作……7月21日,榆阳区永康路社区活动室内充满欢声笑语,由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火热进行。
11名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为社区儿童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实践活动中,物理探秘课巧妙融入能源物理知识,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动手操作磁力小车、简易望远镜、静电章鱼等实验,在趣味探索中激发科学兴趣;创意工坊则通过粘土塑形、手工编绳、彩绘面具、创意刺绣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安全微课堂聚焦“垃圾食品识别”与“防震自救”主题,以生动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课业辅导采用分层教学法,按年级分组,针对性地辅导拼音口算、字词应用、阅读技巧等,志愿者运用趣味方式化解学习难点,提升辅导效果。
“这些课太有意思了,我特别喜欢做实验和手工。”社区儿童李雨泽说出了孩子们的心里话。
“能用所学知识服务社区孩子,看到他们收获知识与快乐,我感到非常充实,也深刻体会到服务社会的价值。”大学生志愿者邵梦迪说。
鼎盛配资-鼎盛配资官网-配资软件-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