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融铸式”教育协作系列活动——京藏疆青蒙中学生科技夏令营的1000余名青少年开启为期一周的研学之旅,感受高校文化氛围和前沿科技的魅力。7月13日,“小石榴”们带着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向往,走进怀柔科学城、中国科学院、锦绣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和科技强国的力量,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制作和科学实验,通过行中学、做中学,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树立科研报国的远大理想。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我们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野鸭湖湿地的旅程。野鸭湖作为多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其水质状况关乎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命的健康,这使我对此次行程充满了好奇,也多了一份使命感。
通过取样、检测、分析与研究,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没有良好的水质,就没有健康的生态,更没有人类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绿色家园。
——邵镜源(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第五中学)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我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先后游览了天坛、怀柔科学城和怀柔两弹一星纪念馆。在两弹一星纪念馆里,有一张泛黄的照片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科研人员在戈壁荒滩上搭起帐篷,用算盘计算核反应数据。他们没有科学城的先进设备,却有着比金石更坚硬的意志。看着那枚锈迹斑斑的实验弹外壳,我忽然读懂:天坛的智慧是与自然对话的从容,科学城的智慧是改造世界的勇气,而两弹一星的精神,是绝境中开出的希望之花。一天的行程,像跨越千年的对话。从祈年殿的穹顶到实验室的显微镜,从连廊的光影到戈壁的篝火,人类始终在用智慧丈量宇宙,用精神对抗困厄。这种传承,或许就是文明最动人的模样。
——王煜祺(北京市平谷区第三中学)
记者随团直击
科技尖峰
窥见强国力量
蝉鸣盛夏,早上八点半,怀柔科学城迎来一群特殊的“小客人”。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和北京市海淀区的学生走进这座科学家的“一生之城”,了解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前沿科技,听工作人员讲述当代科学家的最新创新研究成果。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在高磁场强度下,可以形成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实验环境。同学们,你们知道绝对零度是多少摄氏度吗?”在怀柔科学城举办的专题讲座上,面对工作人员的提问,学生们好奇地倾听并低声讨论起来。工作人员介绍了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的建设情况,例如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
由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院士领衔的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由周琪院士领衔的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由王中林院士领衔的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当代著名科学家们领衔科研院所开展的新型研发项目,令学生们感到无比震撼。
“参观怀柔科学城,我内心特别激动。现在科技那么发达,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洛浦县多鲁镇第一中学学生约尔柯孜·托合提铁木尔信心满满地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第九中学教师杨斌介绍,此次来京的孩子都来自新疆农村,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坐火车,来到这里看到北京的建设,非常兴奋。“通过这次研学,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回去以后他们将更加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躬行实践
争当科技达人
面对科技的无穷奥秘,少年的探索之心如同骄阳般炙热。7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第二中学两校学子,携手走进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开启一场奇妙的科学之旅。
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礼堂里,学生们热火朝天地玩起了“乒乓球拾取大作战”,在动手实践中探究如何用纸张制作出能抓取乒乓球的机械臂。勺子形状、打蛋器形状、桶状……为制作方便抓取的机械手,学生们脑洞大开。“成功了!”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学生刘泽璟激动地和组员们相互击掌。他刚开始设计了一个方案,但无法拾取乒乓球。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第二中学的学生何沐锱想出了更好的方案,大大提高了效率,最后他们小组成功制作了两个机械臂装置。“我们在克服困难中加深了友谊,这是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成长经历。” 刘泽璟说。
在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北京市西城区和丰台区的学生共同开展了水质综合评价及其对生态影响的项目式学习。青山绿水之中,尽管骄阳似火,学生们仍然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分工寻找深水区、浅水区和荷花池,小心翼翼地采集水样,送回实验室开展水质指标检测。“每一次弯腰取水,每一次认真记录,都让我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细致。”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第五中学学生邵镜源说。
结伴而行
追逐科学梦想
参观学习过程中,不少来自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与北京的小姐妹、小兄弟形影不离。在位于科学城东区(密云经济开发区)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生们步入神秘的地球模拟实验室,北京市清河中学的宋清瑜、新疆和田市第九中学的祖丽阿耶提始终肩并着肩。这次活动中,她们成为“结对子”的好朋友。“我们交流了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学习心得,尽管课程安排有差异,但是我们都对科技充满了兴趣。研学结束后,我们仍然会保持密切交流。”宋清瑜说。
记者还注意到,在活动会场上,学生们互相提醒不留纸屑垃圾;在大巴车上,他们暖心地互相传递小零食……不知不觉中,他们之间的情感融合体现在点点滴滴之中。
“这个火热的夏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获得了不一样的成长。”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第二中学带队教师刘喜平看到学生们在活动中互助友爱、共同探索,内心充满感动。他感慨地说:“在参观学习中,孩子们共同动手,取得了小小的成就,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同时也感恩北京市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提供如此多的机会,让孩子们开拓自己的视野,更增强了边疆人民和首都人民的情感与联系。”
“小石榴”们
北京欢迎你!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张娜 王小艾
编辑:韩冲
校对:姜思瑶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鼎盛配资-鼎盛配资官网-配资软件-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