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有风亦有书
\n文/澄锦
\n那时候,没有手机、平板、电脑这类的电子产品,电视台也不像现在这样全天都有节目。暑假是多么漫长啊!好在我拥有最好的“休闲娱乐项目”,就是读书。
\n我小学五年级的暑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假期作业所占时间不足以填满悠长的白日,独自在家的我把凉席铺在水磨石的地面上,老式的电风扇对着拥挤的小客厅呼呼地吹风,我被吹得头发乱飞,在无趣的茫然中拿起了《现代汉语词典》。
\n起初,词典确实带给我无限的乐趣,我找一个小本子,遇到生僻的自以为很美的词语,就把它抄下来,再细细咀嚼想象。原来“皑皑”形容的是洁白的雪,没见过雪的我,看着这两个字尽情想象东北铺天盖地的圣洁的白雪,仿佛可以为夏天带来清凉;“叆叇”形容浓云蔽日,闭着眼睛想,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当要下暴雨的前夕,我站在窗前看压着山的浓云,似乎明白了它的意思……
\n过了一阵,翻阅词典的乐趣也大打折扣了,这些单调的词语呀,激发不起我这没见过世面的贫瘠的脑袋更丰富的想象,于是便去爸爸的书架上寻觅。
\n他的书乍一看实在是太旧了,泛着黄,还有一股子陈旧的味道。再细看,会发现大多数是他的专业书,比如医学药物的,又厚又重。抽下来翻看一下,顶多看几幅图就无趣了,待要放回原处去,缝隙太小,总是挤不进去,我又要费神整理一番,搞得自己满头大汗。
\n终于有一天,我在这一堆专业书中发现了宝藏。有两本书被压在里面,抽出来的时候,我其实没抱希望,那么旧。再看封面,书名有点模糊,能分辨出“前后汉”几个字。再翻翻内文,居然有繁体字。正打算放弃,结果我被目录吸引住了。
\n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林汉达先生的《前后汉故事新编》,为汉王逃命时踢自己的儿女下马车而震惊,为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惋叹,为韩信潦草的死亡而遗憾,为卫青霍去病的赫赫战功而激动,为武帝的昏聩而扼腕……
\n漫长的夏日变得充实,书一页一页被我翻过,席子被我铺在阳台边的地上,我枕着竹凉席,迎着并不凉爽的风,手里拿着它,不再嫌弃它泛黄,也不嫌弃它有陈旧的味道。我着迷地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他们逐鹿中原,他们踏马阴山,他们豪情万丈,赫赫战功,他们也阴暗可憎……有风有书,多么好的时节!
\n下午,爸爸抱着一个大西瓜回家,远远地在阳台下面喊我的名字,让我下去接他,可我没听见。因为我的心神早就离开斗室中那张席子,飞到书里去了。啊,苏武牧羊的北海居然是贝加尔湖,不知道它那里的冬天该是怎样的寒冷,而苏武还抱着他光秃秃的使节杖。思绪万千里,夏日的风似乎带着北海的凉意而来,让我居然感受到一丝凉意。
\n夜里,看我一边啃着西瓜一边手不释卷,老爸问我:“你看得懂?”
\n我觉得这是对我极大的侮辱,我拿起书来给他证明:“繁体字联系上下文,猜得出来。而且这书还挺有意思的,人名地名都加下划线。虽然很多字我不认识,但是我知道它是一个地方或者代表一个人就行了呀。”
\n爸爸连连摇头:“你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味道都不知道,囫囵吞枣。”
\n我不想搭理他,不管是人参果还是枣儿,我先把它吃到肚子里再说。
\n那个暑假,我反反复复地翻阅《前后汉故事新编》的上下册,时而抬头看向远处,目光仿若越过盆地群山的阻隔,去到更为广阔的中原大地。在这套书之前,我看过很多小人书,看过老师要求订阅的杂志和作文书,还偷看过爸爸借阅的武侠小说,却唯独没有看过这类系统讲述历史故事的书。它为我打开了全新的阅读天地,从此,我开始了史书和文学名著的阅读。
\n又是一个夏天,暑假即将来临,我抽出书架上后来新购的林汉达编著的书,以及《史记》。我对孩子们说,读书带来的乐趣,在阅读中增长的见识,是属于人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n作者简介:澄锦,本名程晋,重庆市写作学会理事、北碚区作家协会会员、两江新区评论家协会会员。
\n鼎盛配资-鼎盛配资官网-配资软件-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